基本介紹
- 中文名:扁顱高山䶄
- 拉丁學名:Alticola strelzowi (Kastschenko,1900)
- 科:倉鼠科
- 屬:高山䶄屬
形態特徵,生長環境,分布範圍,近種區別,
形態特徵
鑑別特徵 體型中等,尾較長,可達體長的1/3。體色灰棕。頭骨眶間與腦顱極扁平,腦顱之高為其寬的一半,與其他高山䶄區別明顯。
形態
外形:身體中小型,與其他高山䶄相似。唇須較長,超過體長的1/3,約為體長之半。耳殼顯於被毛外。尾較長,可達體長的1/3或者超過1/3。前足拇指缺失,僅具痕跡,後足較長,後足拇趾也很小,僅至第2趾基部。前足掌墊5枚,後足蹠墊6枚。爪較短鈍。
毛色:體背毛色灰棕。幼體或個體較小者棕色略重。背毛毛基淺黑灰色,約占背毛長的2/3,毛尖下部污白色或淡黃色,端部黑色。有些背毛毛尖上下部間雜有一段棕色的中間部分。背毛間雜有許多黑色或黑褐色的長針毛。吻側毛基灰色,毛尖污白。唇須黑褐或白色。耳緣毛棕色,邊緣約0.5mm的黑褐色毛尖。體側色淺偏灰,與腹面毛色分界不很明顯。胸腹部灰白色,毛基灰色,毛尖白色,占約1/2。向兩側,毛基灰色比例增大。尾毛白色,上下一致,尾尖形成小的毛束,並雜有稀疏褐色毛。四足背腹面除掌墊部裸露,其餘部分具白色短毛。爪白色,被白色短毛覆蓋。
頭骨:頭顱整體觀極平扁、粗壯。鼻骨前寬後窄,前緣達門齒的前緣面,後端不狹縮成楔型。額部寬平,無眶上嵴,眶後突不很發達。頂骨平扁,微有隆起,腦泡向兩側擴展。後頂骨寬闊,其左右長約為前後長3倍。枕骨大孔較大。頭骨腹面齶孔較大,但不抵M1的前緣連線。無骨橋。顴弓較細弱,不很向兩側擴張。聽泡略扁,向外側伸展。上頰齒列長較短,不及齶長的一半。下頜骨粗壯。
牙齒:上門齒較短,斜向後伸,終生不具齒根。M1內外側各具3個突角,形成5個封閉齒環。第1齒環(前葉)有左右各1個突角,並且在前緣中央有一小的凹陷。M2第1齒環之後,外側2個,內側1個封閉齒環,形成外側3個突角和2個內側突角。M3變化複雜,其前緣第1齒環內側為一個大突角,外側則為兩個小突角,內外突角大小相差甚遠,中間齒環突角向內,最後齒環前緣突角向外,中部突角向內,末端弧形後突。
下頜M1後端橫葉之前有4個封閉齒環,最前端齒環左右貫通,形成外側4個、內側5個齒突。M2後葉前有2個封閉齒環,前端齒環向兩側突出形成每側3個突角。 M3形成3個前後排列的齒環,內側凹陷較深,外側較淺,所以內側突角較大。
生長環境
生境:高山岩坡和礫地
分布範圍
國內分布:新疆